所谓的雅各布·博尔的碎花瓶理论

多图!

所谓的碎花瓶理论(或称“碎片规律”)的故事通常是这样表述的: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有一不小心打碎东西的时候,但很少有人去研究一下碎片中有什么学问。然而,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却从碎花瓶中发现了一个规律:打碎后的物体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例如,打碎的花瓶最大的碎片与次大的碎片间,重量比是16∶1,次大的与第三大的碎片间的重量比也是16∶1。

实验室版是如此叙述的:

一个丹麦大学生叫雅各布·博尔。有一天,他在实验室做实验,快下课时,不小心打烂了一只玻璃瓶子。在清扫玻璃碎片的时候,雅各布·博尔突发奇想,将那些碎片分为大的、次大的、次小的和最小的4类,接着拿去称重量。结果他发现,这几类碎片,大的与次大的重量比为16比1,次大的与次小的也是16比1,次小的与最小的也是16比1。他对这同样的规律很感兴趣,于是又做了大量实验,结果发现几种碎片的重量比都接近16比1!于1942年推出了著名的雅各布·博尔碎片规律。

也许有传播者自己也觉得“最大”、“次大”这样模糊的分类方法说不过去,于是也有这样的改编版:

一次,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一味地悲伤叹惋,而是俯身精心地收集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 克的最少,1~100 克的稍多,0.1 克和0.1 克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较小块的16倍,次大块的重量是小块重量的16倍,小块的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 16 倍……于是,他开始利用这个"碎花瓶理论"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百度百科“碎花瓶理论”词条在第一个版本的基础上补充道:

博尔进一步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这个重量比是不同的。花瓶或茶杯状的物体打碎后,这个倍数约为16,棒状物体约为11,球体则约为40。最重要的是,这个倍数与物体的材料无关,即使是一块冻豆腐摔在地上,也会遵守这个规则。
这种理论最实用的是,只要有同一物体的部分就能求出这个倍数,从而推测出这个物体碎前的大概形状。碎花瓶理论在恢复文物原貌,推测陨石等工作中有特别的用处,给这些原来全凭推测、经验和想象的工作指出一个理论上的方向。

然而假使它是真的,我们也能够利用来自东南大学的唐恒建学生的回答来反驳它:

具体实施起来,应该有一个物体形状对应的碎片库,这样才能恢复,假如这个物体的形状从来没有过,那么就不知道他的碎裂比例,那么根据现有的碎裂比列,也就无法反推出形状。

读者到这里就肯定能理解我的用词了——没错,我在此就是要对“碎花瓶理论”进行质疑

来由是,如果我们在百度、谷歌上搜索“雅各布·博尔”、“碎花瓶理论”或“碎片规律”,出来的结果都是这样的故事;而在维基百科中搜索类似词时并无结果。联想到部分国人有为作文命题、思想教育或其他目的编造故事的前科,加上我偏怀疑论的处世性格和方式,我立马就想到:这个故事完全有可能是假的!

图1.雅各布·博尔(g)

想起来谷歌有学术搜索引擎,不妨一试。

图2.碎花瓶(g).png

然而我发现我错了,国内的学术嘛,呵呵。

我还是去维基百科搜搜看吧。

图3.碎花瓶.png

维基百科是我认为的比较权威的、其也自称“自由的”百科全书,但是考虑到维基百科中文版的词条也许比较少,还没来得及收录“碎花瓶理论”的可能性,我决定在其英文版搜索试试。

这里涉及到一个翻译问题。“碎花瓶理论”的英文大概可以略写为“Broken vase”(打碎了的花瓶),而对其“提出者”的人名翻译就有异议了。谷歌翻译告诉我们“雅各布·博尔”对应的是“Jacob Bor”,但是这或许只在“标准翻译”的情况下才成立。还好,“雅各布”的翻译就两种:Jacob(雅各)或 Jakob(雅各布);谷歌也给出了“博尔”所可能的翻译:Bor(博尔)、Bol(波尔)和 Boer(波尔),我在后面还发现“Boll”(伯尔)的翻译也有可能。为了避繁就简,我们优先考虑使用“Broken vase”的关键词来进行搜索。为了保险我们还增加一个关键词“fragment Jakob”(碎片 雅各布)

图4.Broken vase.png

是的没错,我只找到一本 Rex Stout 撰写的名为 The Broken Vase 的小说。

我决定再搜索一下。

图5.Jacob Bor.png

图6.Broken vase(g).png

图7.Jacob  Broken vase.png

图8.Jacob  physicist.png

图9.Jacob Bor  Denmark.png

图10.Jacob Bor(g).png

限于篇幅,虽然我把关键词各种排列组合,在谷歌网页搜索、谷歌学术搜索、维基百科英文版上搜索了,但是不能把图片一一展现一下了。总而言之,结果是没有“碎花瓶理论”的相关信息。但是我们不是一无所获的,我们能够结识一位叫作 Jacob Boll 的昆虫学者兼博物学者。

图11.Jacob Boll.png

至此我们可以基本断定所谓的雅各布·博尔的“碎花瓶理论”是国内谣传了。

事实上,我们仍然有很多有确信不自欺的人。在谷歌学术搜索“碎花瓶”的结果中,就有一篇名为《质疑“碎花瓶理论” 培育科学思维》的条目。而在百度知道、百度贴吧、果壳网等网站,质疑甚至批驳的声音也不算少。下面是其中部分的链接——

图12.寻求辟谣(果壳)回答.png

图13.(辟谣)雅各布·博尔碎片规律.png

如果你仍然坚信所谓的“碎花瓶理论”,还麻烦请告诉我“大碎片”、“次大碎片”的分类标准。如果是随便编个好看的数就算了。

在文章的最后,我要引用《地心游记》当中的一句话:

(叔父)表示虽然他意志坚强,但客观环境万分艰险,使他不能跟随丹麦人的踪迹去到真正的地心,这使他深感遗撼。

因本文的分析只停留在互联网方面和物理学浅层,我在此也有两个遗憾,希望有条件者帮我弥补一下:

  1. 没有能联系国内外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弄明白他们是否清楚此“理论”,接着从实用价值切入;
  2. 没有能亲自打碎若干个花瓶。
若无特别说明,本文系原创,遵循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3.0 (CC BY-NC 3.0) 协议,转载文章请注明来自【闪星空间】,或链接上原文地址:http://shansing.com/read/353/

7 条评论

  1. Ben Ben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1. 好吧,我发现我说话和写文章太有跳跃性了。。。
      现在把重点加粗突出了下。

  2. Very nice, I like your attitude to research it, not directly believe what we easily obtain from internet.

    1. Thank you. However, there are so much news (o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that we cannot research it every time, which remains an obsession.

  3. 很久没有更新了耶。

  4. 东东 东东

    这种质疑精神可嘉,可是还不够彻底!

发表评论»

NO SPAMS! 不要发垃圾评论哦!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