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废弃了 QQ 小号,废弃之时曾导出 QQ 空间的说说、日志,现选取一部分相对可读的转载至本人轻博客。长篇日志则转载至此主博客,《哲学问答备忘录》就是其中一篇。
这两天,有位同学来找我问了一些关于哲学的问题。我且把我的回复稍作整理,记录在此,便于今后查阅。读者谨记以批判的态度阅读此文。
她说:
哲学和佛教是什么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抵触哲学,觉得他是给人类洗脑,就一直坚持自己的法则,不愿让自己的思想接受这些知识,那他的后果是什么?哲学是那种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吗?我觉得它是几千年里人类思想文化产物,是一种思想境界,我又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要追去这种境界?我记得有人说过人当满足于物质的时候就会去追求精神上的,是不是就算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是不是也可以幸福地生活?
我答道:
哲学是哲学,佛教是宗教。哲学的核心在思辨,宗教则预设不需要思辨的前提。对于宗教,你只要接受它的信念就好了,不必追寻它的可靠性;而哲学是不断的再追问和再反思,如果你要相信一个事物,你需要知道有何种理由使你相信,又以何种程度使你相信等等。不过除开“佛教”,还有“佛学”(佛家),如果我们分开看,佛学是属于哲学的,大概可以归为中国传统哲学(即便佛教是由印度传来);因为佛学提供了一套相对系统的世界观,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论,并且不是不可反驳的。
当然要说哲学不是给人类洗脑的,反而有这种观念的人一开始就陷入了一种局限之中(给自己预设了许多不追问的前提);哲学可以使人认清自己的局限性。
我个人认为,对于普通人,还真的可以不研习哲学甚至排斥哲学,也能活得很好。正如不可能人人都是老板,(至少目前来说)也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对于寻常的人,能遵守一些为人处世的法则(尽管不自知或不系统)过好一日三餐、朝九晚五的日子,说不定就足够了。事实上,社会也不需要人人都是精英,总得有人被“统治”的。在这工业化的时代下,一个像工业产物的人就够了(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而我不愿意这样,我想发挥人的自知自觉,所有愿意追求理性和人性的人都需要哲学。并不能说某一些人甚至多数人不需要,哲学就不应该存在。
哲学确实历史悠久,但也没有固守陈思。事实上,哲学作为一门严肃学科,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下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的。比如早期,哲学引出了许多“科学原型问题”,如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甚至于两个物体下落哪个先落地这样的问题,但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需要并且应当要把这些问题让给科学。如果你认真学习哲学,你会知道他们诸如“上帝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已经过了漫长的拉锯,并在各种诘难和论证的基础上,有了一个相对能接受的答案,他们的想法早已不是我们日常想当然的那样简单。以上所说的“哲学”,是从学科的角度讲的;而你说的“哲学”作为一种境界,我觉得是把它当作文学修辞用了,这跟哲学学科关系不是特别大,是用来描述思想层面的清晰、理性的状态的,不过这种状态也比较适合学习哲学就是啦。
最后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参见马斯洛需求金字塔(这个理论也是有争议的),古语也说温饱思淫欲。我个人觉得也未必每个人都会自觉地追求精神上的需求,更不是每个人都有清晰的蓝图去追求(即知道怎么样去追求,和追求什么样的精神需求)。至于为什么有人要不断的往上追求,不追求能不能幸福,参见前面两个回答。
她又说:
有人说物理科学的尽头其实就是哲学。
我回:
这个说法在文学上可以没有问题,但严肃地讲是对哲学和科学关系的误解,还常有的表述是“当物理学家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顶峰的时候,才发现哲学家早已等待着了”。如今,哲学和科学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分工:哲学研究规范性问题(如,应当有何种依据才能让你以某种程度去接受一个信念),科学研究描述性问题(简单来说,现实世界是怎样的)。尽管哲学不可能不借鉴科学的成果(因为接受信念的你毕竟是现实世界的),科学也需要有一套规范性的法则,但两者还是不同的。因而有句话讲,让哲学的归哲学,科学的归科学。
(原发于 QQ空间 2018-04-22 23:34:28)
注:“哲学境界”的补充参见《我单身我有理》,最近类似聊天可阅读《聊天备份:人生的意义》。
貌似在一部分人看来,宗教也是哲学的一部分。
虽然有说宗教是“信仰的飞跃”的哲学家,不过也有笛卡尔这种试图从"我思故我在"开始,用逻辑演绎推理出上帝存在。
我觉得也现在并不是"有了一个相对能接受的答案",还是有挺多不同的想法的。
参考资料: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宗教信仰 林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cd22cb0102wo9q.html
上个回复给的新浪博客的链接,其中“罪恶问题”的链接失效了,可惜。可以去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点进去(https://mp.weixin.qq.com/s/h5II4xq23N3JFCYVD2MgcA)。
另外附上《霍金悖论(上):顶尖科学家何以会是反哲学的哲学盲?》的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cd22cb0102xkt0.html)供参考,内有“目的论论证”、康德“道德论证”链接参考。